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消费 > 正文
普洱市均衡推进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
来源:云南网 发布时间2023-05-31 09:49:39    

活动现场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近年来,普洱市坚持“整合、嵌入、共享、均衡”的总原则和“重点区域广泛覆盖、特定区域精准覆盖、零散区域有效覆盖”的方针,均衡推进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。

耕好自留地,种好责任田

普洱市制定老年大学14条标准化建设措施,明晰组织领导设置、校务委员会架构、精品课程开发等要求,优化功能,均衡布局,尽量减少非必要行政办公用房。全市各级老年大学“教、学、乐、为、养”相统一,着力打造老年教育市、县集群标杆。

普洱市、县(区)老年大学结合基础条件、域内文化,突出“主题内涵、特色课程、校园文化”进行优化。校内按照政治教育中心、课程研发中心、志愿服务中心、老少帮带中心的理念,整合场地、资源、师资,丰富老年大学内涵。校外按照单位型、区域内、行业间建设一批共建共享学习活动阵地、平台,校内外相互补充。此外,持续推进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联动老年大学体系建设,采取“合作、统筹、借用”和“一站多用”方式,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一线辐射。

开门办教育,打好地方牌

普洱市大力弘扬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和本地文化,建设旋律分明、文化浓郁、特色彰显的老年大学主阵地。一是持续优化第一课堂,闭环衔接设计一、二、三课堂内容,在坚持办好传统“常青树”专业基础上,结合本地实际,新开设茶艺、绝版木刻、插花等新课程,打造“左手咖啡、右手茶”特色课程。不断丰富第二课堂,通过“写、画、唱、演”等形式,广泛开展、定期组织技艺竞赛、毕业汇报演出等活动,实现校内到校外、课堂变舞台、台下变台上。二是大力开辟第三课堂,搭建银发专家团服务基地、银发志愿服务基地、主题活动宣传基地,紧扣中心工作,在重点项目、产业上建立学习点、实践点,组织老年学员走进社会、走进企业、走进基层、服务群众、展现才德,实现第一课堂老有所学,第二课堂老有所乐,第三课堂老有所为。

众人围成圈,挽手大合唱

普洱市鼓励单位建设“六有”活动室,新建普洱市老年大学文化馆分校、干休所教学点和一批单位型、广场型、小区型教学点;升级市委干休所党群学习活动服务“六个中心”,以联动促融合,提升服务中心城区老干部、老党员水平。

按照每个县不低于2个示范点要求,普洱市分批创建市级“党建+学习+活动+正能量”茶城银发先锋之家;积极推荐申报省级离退休“云岭红旗党支部”,评选推荐一批模范活动阵地。普洱市还利用党群服务中心、文化站、综合文化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提供为老服务,拓展“一刻钟服务圈”辐射范围。嵌入全市干部教育现场点建设行动计划,在党的建设、民族团结、乡村振兴、生态文明、社会治理等不同层次、不同专题教学点建设中,凝练已有、依托现有、挖掘特色;挂牌老年大学党性教育点、老干部党校红色学习中心。

普洱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多条路径发力,已建成市老年大学(分校)4所,县(区)老年大学13所,乡镇老年大学68所,村(社区)教学点135个,功能型教学点8个,有效满足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大老干部的学习活动需求。

普洱市委老干部局供稿供图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