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从市交通委获悉,《北京市铁路沿线安全管理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将于2023年4月15日起实施,这是我市首个铁路安全方面的地方立法,为加强本市铁路沿线安全管理、保障铁路安全和畅通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。
首都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、科研等领域的中心城市,其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各个方面。“八纵八横”的路网结构犹如钢铁巨龙将全国各地串联起来,为经济赋能,便捷人民出行,助力文化交融。
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,现代化立体交通建设骨干力量,同时又是关键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,铁路安全秩序稳定关乎国计民生安全运转。所以,建设安全的铁路外部环境,营造良好的列车运营秩序尤为重要,推进沿线安全环境治理更是当务之急。
近年来,京津冀地区铁路沿线由于部分牧民放养、私拉滥建以及轨道上闲谈坐卧、拍照留念等现象仍有存在,虽未造成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,但是列车延误、接触网着火等带来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、各行业秩序一系列潜在的风险不容小觑。
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。铁路沿线安全不单是行业内部的事情,需要多方通力协作。《规定》的出台为铁路安全畅通、人民出行便捷提供法律保障。其中的“双段长制”让共享共建实现优势互补、有机统一。作为首都地区首部铁路沿线立法,用法律的权威为京津冀协同发展,乃至各地良性循环发挥辐射引领作用,营造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合力。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要想把铁路建设成为一条安全线、示范线,完善法律体系后,重点在宣传引导,要让百姓、企业知晓行为的是非曲直和问题的严重性,从源头上解决好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“怎么做”三者之间的关系,做到学法、守法、尊法、用法。如铁路安全进学堂、进社区,在站车等公共场所播放宣教视频,同时以案释法的方式,让大家明白沿线放风筝、耕地放牧、私拉滥建等行为的严重性。安全问题从来不允许试错,让“征信受损+违法必究”机制入心入脑,进而营造共同维护铁路沿线安全的良好氛围。
《北京市铁路沿线安全管理规定》的出台和实施,让铁路沿线环境治理逐步实现法治化,有效防范违法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发生或反弹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感和幸福指数,让旅客出行更安全、更温馨、更便捷,体验更美好的服务。(顾超博)
关键词: